今天和大家说说 ,文学作品里的那些父亲形象
最暖心的父亲 ——《背影》朱自清

我说道:“爸爸,你走吧。”他望车外看了看,说:“我买几个橘子去。你就在此地,不要走动。”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。走到那边月台,须穿过铁道,须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亲是一个胖子,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。我本来要去的,他不肯,只好让他去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
——《背影》节选
读书的时候
只把它当做一篇课文来看
可是啊,长大之后
先是外出求学后是远嫁异地
离家经年
父亲每每在站台上送我
他微笑着挥手、眼角微光的样子
才让我真正的读懂了《背影》
父爱不似母爱那般无微不至
他是深沉的、无言的、令人踏实的
最有原则的父亲——《回忆我的父亲》杨绛

对有些事父亲严厉得很。我十六岁,正念高中。那时北伐已经胜利,学生运动很多,常要游行、开群众大会等,我也被推选去宣传。当时苏州风气闭塞,街上的轻薄人很会欺负女孩子。如果我站上板凳演讲,他们准会看猴儿似的拢上来,甚至还会耍猴儿。我料想不会有人好好儿听。学校里有些古板人家的“小姐”,只要说“家里不赞成”,就能豁免一切开会、游行、当代表等等。
我周末回家就向父亲求救,问能不能也说“家里不赞成”。父亲一口拒绝。他说:“你不肯,就别去,不用借爸爸来挡。”我说:“不行啊,少数得服从多数呀。”父亲说:"该服从的就服从:你有理,也可以说。去不去在你。"可是我的理实在难说,我能说自己的脸皮比别人薄吗?父亲说:“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?Dare to say no!你敢吗?”
——《回忆我的父亲》节选
最无私奉献的父亲——《高老头》巴尔扎克
高老头临死前想见女儿一面,让人去叫他的女儿,可两个女儿谁也没来。
……
“一个也不来”拉斯蒂捏嚷道,“让我写信给她们。”“一个也不来,”老人坐起来接着说,“她们有事,她们在睡觉,她们不会来的。我早知道了。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!朋友,你别结婚,别生孩子!你给他们生命,他们给你死。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,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。她们不会来的!我已经知道了十年。有时我心里这么想,只是不敢相信。”
高老头死了,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,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,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,是拉斯蒂涅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。
——《高老头》节选
不要一味索取不付出
不要为了金钱忘了爱
不要等到失去再后悔
让悲剧只属于文学吧
哪怕你只是回家坐坐
陪他们聊聊天看看剧
爸爸妈妈也开心很久
比起“父亲节快乐”
大概“我爱你,爸爸”
才是更走心的表达方式吧
